“我一直牽掛著武漢人民,時隔兩年,再次來到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看望大家。”
2022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與科技工作者和社區群眾親切交流,強調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湖北日報》2022年6月30日一版
正值盛夏,汗水浸透了總書記的衣衫。那一幕,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永志難忘。
牢記殷殷囑托,感念無盡牽掛。
一年過去了,總書記走過的大地上,一座新城破土而出、活力“生長”。
這座新城以“武漢”命名,跨越武漢、鄂州兩地,規劃面積719平方公里。
坐標武漢,放眼全國。
武漢新城定位為世界級科技創新策源高地、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全國科創金融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
今年1月,武漢新城啟動建設以來,在省級建設指揮部統籌指揮下,一次又一次刷新武漢速度,集聚重大項目200多個,總投資4000多億元。
6月2日,武漢新城核心區南端,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又稱“大科學裝置”)項目啟動,另4個大科學裝置正緊密推進。
6月5日,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竣工,重點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瞄準建設國家級數字經濟產業高地。
6月13日,筑芯產業園中試車間封頂,高端封裝研發中心、存儲器件開發中心等集成電路活力型產業生態將匯聚于此。
6月16日,武漢人工智能中心算力支撐的“紫東太初”全模態大模型發布,AI不僅能讀懂文字,還能理解、生成音樂和視頻,種種表現令人驚嘆。
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發展標桿。
進入新時代,作答新課題。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湖北武漢以一座新城作答。
挺進科技無人區,完成從0到1的原始創新
“隨著我國發展壯大,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刻不容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踔厲奮發、奮起直追,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總書記的諄諄教導,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
“大科學裝置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依托大科學裝置,科學家將挺進科技無人區,完成從0到1的原始創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長方煜表示。
大科學裝置,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用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目的的大型科研裝置或設施。研究表明,1990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果有48%來自大科學裝置。
6月2日,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大科學裝置項目,在武漢新城核心區啟動。
項目由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建設,致力于打造“中國地鏡”,以全面揭示工程擾動條件下深部巖土體結構、狀態與行為演變規律,大幅提升我國深部工程技術領域創新能力,為工程建設加速向深部拓展提供科技支撐。
如今在武漢新城,進入國家序列的大科學裝置已有5個,數量居全國前列。
既有一輪明月,更有耀眼繁星。
5個國家級創新中心、5個湖北實驗室,以及大批新型研發機構,讓武漢新城創新力爆表。
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研發出若干工業軟件底層引擎,初步形成國產自主可控的設計工藝制造一體化工業軟件生態鏈,服務超精密光學元件、航空航天復合材料、海工等行業關鍵技術需求,深度介入重點型號、重大裝備的研制與工程應用。
光谷實驗室發揮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的優勢,迅速在量子點紅外探測器、高速高精度飛秒激光微納3D打印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實驗室研發的IC光刻機機械設計系統,應用于首臺國產IC光刻機和封裝光刻機,實現歷史性突破。
“四不像”機構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今年4月剛滿周歲,已組建并掛牌成立專業研究所11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14家,投資轉化科技成果近60項,引進領軍科學家核心團隊和創新創業團隊13個。
“大科學裝置+國家級創新中心+湖北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武漢新城科技矩陣列隊齊發,涌動著改變未來的力量。
新技術新產業,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吸引新生力量加入
“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與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重大需求同頻共振。”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表示,公司感恩奮進,在武漢新城啟動建設光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空間,主要布局新產業新賽道,包括硅光模塊、下一代光模塊、車載通信智能終端和儲能等產品的研發。
催生新技術新產業,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今年以來,武漢新城三次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1月31日,30個重大工程開工,總投資474.2億元;
5月18日,18個重大項目開工,總投資160.7億元;
6月6日,10個重大項目建設啟動,總投資300億元。
如今,武漢新城已謀劃重大項目200多個,總投資4000多億元,其中不少是百億以上的產業項目。
6月初,投資103億元的光迅科技高端光電子器件產業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廠房封頂。
光迅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光電子器件及模塊研發制造商,其市場份額位列國內第一、全球第四。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加速高速光電子器件與模塊的中試工藝驗證與智能制造進程,研發生產面向5G、F5G、6G、AI數據中心應用的產品,進一步加快公司邁向全球光器件研發先行者和先導企業之列。
武漢新城規劃提出,大力發展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推進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等產業集群建設,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型數字產業,構筑數字經濟新高地,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分工,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
新生力量不斷加入。今年以來,武漢赴深圳、廈門等地開展武漢新城專場招商推介,累計簽約項目34個,簽約金額1019億元。
大江大湖,新風拂面。荊楚大地,宏圖再起。
用世界級環境,加上世界級難題,吸引世界級人才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以人民為中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武漢新城擁有獨特山水格局和豐富多樣的臨山濱湖景觀,北臨長江、南依梁子湖,九峰山、龍泉山等58座山體,豹澥湖、五四湖等9個湖泊,星羅棋布。
武漢新城規劃突出人民城市共建共治,秉承“綠色低碳、以人為本、智慧治理”理念,統籌治山、理水、營城,布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產城融合發展的空間單元,建設滿足美好生活需求的宜居城市樣板,打造“山水城、家園城、智慧城”。
以山水生態格局為基底治山理水。武漢新城將以梁子湖為區域景觀中心,打造群山映湖、城湖相望的景觀格局,構建以濕地為核心的全域公園體系,實現城市“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以滿足美好生活需求促進產城融合。6月6日,中央公園和未來公園啟動建設,面積分別為344公頃、220公頃。同期啟動的還有武漢新城市民中心、青年社區等。
與此同時,國際學校、國際醫院以及光谷文化中心、光谷音樂廳、光谷大劇院等公共服務設施,也在加快推進。
以兩大機場為依托連通世界。坐擁天河、花湖兩大機場,建設武漢新城高鐵站,新建多層次軌道公交網絡,完善“七縱七橫”骨架路網,立足湖北、輻射中國、連通世界的交通大格局呼之欲出。
“只有世界級生活環境,加上世界級難題,才能吸引到世界級人才。”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武漢大學發展研究院原院長李光說。
據統計,武漢新城所在區域2020年常住人口57.6萬人,近5年來常住人口年均增速9.7%,受高等教育人群占比28%,人群年輕化、高知化特征顯著。根據規劃,到2035年,武漢新城常住人口有望達到220萬人。
以“武漢所能”服務“國家所需”。一座理想未來之城,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噴薄而出、活力“生長”。
湖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獨樹一幟。要加強技術研發攻關,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不斷延伸創新鏈、完善產業鏈,為推動我國光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022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考察時的重要講話
時間的列車,停靠在又一個六月的站臺。
去年盛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武漢,深入企業、社區調研。
“湖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獨樹一幟”“如果我們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每一家科技企業、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圍繞國家確定的發展方向扎扎實實推進科技創新,那么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目標”“武漢市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是好的,經驗值得總結”……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溫情的話語,言諄意重的囑托,潤澤荊山楚水,點燃發展豪情。
回望來路,思想之光指引武漢銳意進取,續寫城市發展的編年史——
點擊下圖,進入湖北日報相關版面閱讀全文↓↓↓
“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刻不容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踔厲奮發、奮起直追,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總書記殷殷囑托,春風化雨,浸潤著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的心田。在強大的激勵和感召下,企業、科研機構、創新平臺動能澎湃、活力迸發,捧回多項世界第一。
光谷實驗室造出世界最快光場攝像機,全球首創“稻米造血”產業化基地在漢投產,首臺核心部件“中國造”晶圓激光切割設備在漢下線,東風悅享成功運營國內首條無人駕駛公交線路……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在市場前沿果斷投資、踩準科技創新的強勁脈動;重點實驗室聚焦原始創新,為未來發展導航定向;新型研發機構強力打通“產學研”堵點,讓每一個創新成果瓜熟蒂落。
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奔赴創新一線深度探訪,擷取創新浪潮中朵朵耀眼的浪花,敬請關注。
點擊下圖,進入湖北日報相關版面閱讀全文↓↓↓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英雄城市的一點一滴,牽掛著人民領袖的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考察武漢,三次深入基層社區,關心民生福祉,勉勵武漢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題,強黨建、優治理是基礎也是保證。
武漢市堅持黨建引領,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推動資源、服務、平臺向基層下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資源服務下沉到社區,打造新時代的“溫暖大院”——
點擊下圖,進入湖北日報相關版面閱讀全文↓↓↓
——武漢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探索
“把更多資源下沉到社區來,充實工作力量。”“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們就要努力去辦,而且要千方百計辦好。”“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5次考察湖北武漢,其中3次深入社區,要求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加強社區服務能力建設,勉勵武漢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圍繞答好總書記交給武漢的“必答題”,武漢市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開展治理單元優化、基層服務增效、骨干力量培育等十大行動,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效能。深入實施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激發社區善治新動能。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點擊下圖,進入湖北日報相關版面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