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方俊 李夢瑤
浠水,是湖北省有名的雜技之鄉;浠水雜技,是湖北省非遺保護項目。1954年成立至今,浠水雜技團已歷經70載堅守與傳承。
柔術、球技、轉碟……臺上,一群年輕面孔演繹“驚奇險美”;臺下,村民爆發出陣陣稱奇聲和掌聲。
2023年12月3日,浠水縣洗馬鎮堰橋村,雜技演員的精彩表演讓村民開懷大笑。
2023年11月30日,雜技演員在練習頂碗。
1月1日,浠水縣洗馬畈村,觀看雜技演出的村民將廣場圍得水泄不通。
“這些演員很酷,非常棒!”時針撥回到2017年,在村口看雜技演出的劉馨琪,夢想著能成為那個很酷的人——6年后,她在國際雜技舞臺上摘取銀獎。
2023年10月15日,雜技演員在練習蹬桌子。
2017年,由于浠水雜技團連續13年未招新生,演員面臨斷代。當年開始,由縣政府每年安排財政資金80余萬元,雜技團委托黃岡藝校定向培養30名新生,學制5年,費用全免。
2023年11月30日,雜技演員在后臺化妝準備登臺演出。
2023年10月17日,浠水理工中專學校,雜技團定向培養的新生在上文化課。
2023年10月16日,浠水理工中專學校,雜技團定向培養的新生在練功。
懷揣雜技夢想的劉馨琪成為一名新學員,和她一起入學的年齡最小7歲,最大12歲。經過5年文化課學習和雜技技巧訓練后,他們拿到中專學歷,在2022年畢業歸團。
2023年11月29日,雜技演員在浠水雜技廳的觀眾席過道上練功。
1月2日,在浠水雜技團訓練廳,這群雜技“新芽”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雜技。他們每天練功10多個小時,成千上萬次跳躍,反反復復地練習,不斷挑戰身體的極限。
2023年11月29日,劉馨琪(下)與搭檔徐楊倩正在排練《雙人吊子》節目。
腰接、肘接、翻騰……懸空8米的吊子上,15歲的劉馨琪與搭檔徐楊倩正在排練《雙人吊子》節目,兩位雜技“小花”幻化為輕盈的鳥兒,在高空中演繹一系列驚險動作,看得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該節目去年亮相莫斯科尼庫林國際馬戲節,斬獲大賽銀獎。
飛奔、穿梭、騰躍……雙胞胎兄弟邱平平、邱文博一遍遍練習鉆地圈,妹妹邱紫棋正在苦練倒立。兄妹仨哭過、疼過,卻沒有害怕和退縮過。他們懷揣著夢想,希望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舞臺上。
2023年10月15日,雜技演員在訓練館一角訓練,每天練功10多個小時是家常便飯。
在訓練廳中央,69歲的胡浠水正在教小演員走鋼絲,他是雜技團的老團長,有著61年的“團齡”。
“我父親是雜技團第一任團長,我在浠水出生,父親為了紀念這個地方,給我取名胡浠水。”8歲進團,胡浠水把自己的一輩子與雜技團捆綁在一起,至今仍在雜技團當返聘老師。
2023年11月30日中午,幾名演員在舞臺后的墊子上小睡,準備下午演出。
60余年來,胡浠水見證了雜技團的起起落落:輝煌的時候,團里有100多人,“賣門票用麻袋裝錢”;最困難的時候,幾次瀕臨裁撤,連吃飯的錢都沒有,自己偷偷賣掉妻子的首飾換生活費。
2023年11月29日,雜技演員在練習騎獨輪車技藝。
“這30個孩子很了不起,一個都沒掉隊,他們平均年齡只有15歲,是雜技團的臺柱子。”胡浠水說,浠水雜技靠的是一代代雜技人的接力,自己一輩子和雜技打交道,只要能夠出力,就會堅持傳承下去。
2023年11月30日,胡浠水在訓練廳指導小演員練習雜技。
6年苦練,小演員們個個身懷絕技。如今,雜技團已儲備20余個精品節目,《雙人吊子》《高拐》等新節目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進社區、進農村、進景區,雜技演出場場受到群眾熱烈追捧。
2023年11月29日,劉馨琪(下)與搭檔徐楊倩正在排練《雙人吊子》節目。
2023年11月30日,雜技演員在練功。
“這群少年將是浠水雜技新一代傳承人,去年團里又招了7名新生。”浠水雜技團團長周敏說,雜技團已經步入“最好時代”,縣雜技團去年升格為“黃岡市雜技團”,浠水縣正努力爭創中國雜技之鄉,申報國家級非遺,助推浠水雜技越飛越高。
2023年11月30日,雜技演員在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