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錦軍
竹子爹竹子娘,山中竹子長又長;敲根竹筒兒把歌唱,敲個俏姐兒做新娘。
——廣濟文曲戲《漁鼓聲聲》
“春到武穴賞花海”,暮春時節,當無數文人雅士蜂擁而至武穴,欣賞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黃時,不喜歡湊熱鬧的我卻漫步武穴街頭,在鳳凰路聞著漁鼓陣陣,遂向鳳凰展翅的地方———武穴師范,聞聲而來。
春天的武穴師范,與其說是學校,還不如說是百花園。這兒,百花齊放,蝶兒戲花花怒放,有紅花、黃花、紫花,還有武穴文壇的幾朵女人花也在與春天的花兒爭奇斗艷,她們有說有笑,盡情綻放著自己的美麗。
來自黃梅戲故鄉的我,雖不會開口就唱,但喜歡在戲曲聲中,尋找自己的快樂。在師范的戲曲排練場,站在我眼前的這些十六七歲的學生伢正有板有眼,字正腔圓的在演唱文曲戲《漁鼓聲聲》。
文曲戲源于廣濟(現武穴市)和黃梅太白湖區,流行于鄂、皖、贛三省毗鄰縣市。早在明朝萬歷十一年(1538年)黃梅縣志就有“以文曲詠贊太白漁歌”的記載。湖北黃梅始稱“調兒”,江西南昌、九江叫做“清音”,安徽宿松、安慶謂之“兒家腔”、“文南詞”,廣濟則稱之為“文曲”。
“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戲。”祖祖輩輩的黃梅人都愛聽愛唱黃梅戲,黃梅城鄉大地也成了黃梅戲——永不謝幕的舞臺。 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 近年來,黃梅著重于黃梅戲的挖掘和發展,《傳燈》《黃梅戲宗師傳奇》等拍成電影或者電視連續劇,受到戲迷們的好評。
作為地方劇,太白湖畔的廣濟人非常喜歡文曲戲,20世紀30年代,文曲戲在廣濟得到較大發展,職業、半職業戲班達三四十個,還多次出現過廣濟、黃梅兩縣四十五位藝人聯袂登臺,連演幾天“會戲”的盛況。解放后,文曲戲的唱腔和表演隨之豐富和提高,1985年,文曲戲《蘇文表借衣》獲湖北省首屆戲劇節銀獎。文曲戲也因此成為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武穴(原廣濟)注重培育新苗,在師范專門開始開班授課文曲戲,讓更多的鳳凰聞鼓而舞!
來源 | 武穴文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