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19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從神一到神十一,再從天宮一號到二號,一次次技術突破記錄了中國的航天發展歷程。
對于中國在航空事業上的發展,有日本媒體表示:中國自主建設空間站越來越具現實意味,但日美對中國“宇宙強國”的意圖存在很強的戒心。
△央視新聞新媒體超近視角
日媒稱中國發展航天事業別有意圖
據日本《朝日新聞》10月18日報道,中國希望利用宇宙開發弘揚國威。中國領導人在發射后希望航天員“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新的貢獻”,言語中透露出對快速推進宇宙開發、追趕美俄兩大太空強國的自信。
報道稱,中國的另一個意圖是,單獨掌握運行空間站的高端技術實力,并將這些高端技術用于本國安全保障。除了軍事層面外,經濟活動也越來越離不開衛星定位系統等利用宇宙空間的技術,為了將來的國家利益,中國有著加強宇宙空間支配力的野心。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
日媒稱中國太空活動牽動各國神經
對于中國的太空活動,各國繃緊了神經。美國民間團體安全世界基金會華盛頓辦事處主任維多利亞認為,美國國內將中國宇宙開發視為安全威脅的看法根深蒂固。
美俄歐日等使用的國際空間站只運行至2024年。假如只剩下中國的空間站,中國在宇宙開發上的存在感無疑會增加。熟悉宇宙開發的日本櫻美林大學特聘教授橋本安南說,這可能會成為中國的外交牌。
△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順利進入“天宮二號”實驗艙。景海鵬(左)和陳冬在“天宮二號”實驗艙向全國人民問好并敬禮。
聲音:在更高軌道完美對接 中國穩步實現航天計劃
不過,并不都是警惕的聲音。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進行的載人火星探測在內,宇宙開發需要龐大的費用和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增強。
NASA局長博爾登認為:“與中國的一切合作都將使國際社會受益。”
△美國《21世紀科技》雜志副主編、國際宇航科學院成員瑪莎•弗里曼
美國《21世紀科技》雜志副主編、國際宇航科學院成員瑪莎•弗里曼女士,也表示:“中國航天計劃的獨特之處,在于政府高層和決策者們堅定的決心,把中國打造成航天強國的決心。我認為這是科技發展的問題。習近平主席旗幟鮮明地把中國打造成知識型社會,專注于科學創新,激勵中國人爭取諾貝爾獎的科學類獎項,在我看來這是中國航天計劃真正的動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