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一場秋雨一場寒。處暑節氣過后,晝夜溫差變大,早晚天氣轉涼。中醫學講求“天人相應”,由夏入秋,自然界的陽氣由旺盛轉為收斂,人體的陽氣也趨于內收,對外邪的防護有所減弱。
這個時節所說的外邪,主要是指夏季之后余熱未盡,我們稱之為“溫”;暑濕退后天氣轉干,我們稱之為“燥”。溫燥外邪當令,人處于這樣的氣候環境下,常常出現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等燥癥。
夏秋換季,人體的防護力下降,新老疾病都容易發作,飲食起居更要好好調理。
要點一:適寒溫
適寒溫就是順應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夏季人體陽氣旺盛,很多人喜歡吃冷飲、吹空調,到了秋季,早晚天氣已經轉涼,人體的陽氣也內收了,如果繼續貪涼飲冷,難免會損傷脾胃的陽氣,造成腹瀉。
秋季晝夜溫差大,要根據氣溫適當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或者汗出當風,預防感冒。進入秋天,天高云淡,陽光明媚,但要注意此時紫外線輻射指數也升高了,戶外活動要注意防曬,避免損傷皮膚。
要點二:慎起居
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疲勞感,覺得懶洋洋的,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就是“秋乏”。
夏天人體能量消耗過度,“秋乏”是人體開始休息調整的表現。應對秋乏有兩個要點: 一是睡眠充足,《黃帝內經》中提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夏季天氣炎熱,入睡困難,睡眠不足,到了入秋就要早睡早起,補足睡眠,讓身體充分休息。最好每天晚上10點前入睡,中午也可以午睡半小時。二是加強鍛煉,早晚天氣涼爽時可以登山、散步、做操。即使是工作間隙簡單地做幾下拉伸,也能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有助于氣血流通順暢。
要點三:暢情志
人們常說“傷春悲秋”,由夏入秋,草木凋零,容易產生悲傷、憂慮等負面情緒,一旦情志郁結,又會累及氣血運行,導致百病叢生。
我們可以采取靜坐調息的辦法來安神定志,回想一些快樂的事情來對抗悲傷憂慮的負面情緒。登高望遠、呼吸自然界的清氣,也有助于開闊心胸。陰暗的環境會造成情緒低落,曬曬太陽,改善居室的采光、通風,選擇一些暖色調的衣服,收聽歡快輕松的音樂,都有助于緩解“悲秋”。
按摩“膻中”穴位可以幫助我們改善情緒。
取穴法:仰臥位,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
按摩法:拇指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以微覺酸痛為度,每次約10分鐘,每日可做多次。按揉后配合擴胸運動,加強寬胸理氣效果。
要點四:調飲食
飲食要忌辛辣。辣椒、蔥姜、花椒等辛辣食物,容易傷津化燥,助長外邪。夏季很多人“苦夏”,食欲差,吃的少,體重下降,進入秋天胃口好轉,但是也別急著“貼秋膘”。因為脾胃功能剛剛恢復,不能承受太大的負擔,所以飲食要忌油膩,肥肉、內臟、油炸食品都容易滋膩,影響脾胃的運化。
秋天有很多時令蔬果,比如蓮藕、菠菜、鴨梨,這些蔬果都是堿性食物,富含維生素,可以助肝排毒,消除疲勞,改善情緒,可以適當多吃。天氣轉涼之后,飲食中還要注意補充蛋白,多吃一些牛奶、蛋清、魚蝦、瘦肉,可以增強體力、耐力、免疫力,為抵御寒冷,預防秋冬疾病做好準備。
要點五:防復發
天氣轉涼,季節交替,舊病易發。由于早晚天涼,氣血運行澀滯,肩周炎、頸椎病等關節病患者容易出現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度下降,所以要注意關節局部保暖,可以佩戴護膝等護具,活動時要小心,避免因關節不靈活而拉傷、跌撲。老年人更要注意預防意外摔倒。
由于晝夜溫差大,人體防衛功能又有所下降,容易發生感冒,外出要備好衣帽,根據氣溫隨時調整穿著。秋雨之后氣溫會顯著下降,注意帶好雨具,避免淋雨涉水受涼。氣溫下降后慢性咳喘患者更容易復發,要堅持用藥,避免自行停藥后病情進展加重。容易過敏的人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避免外界刺激引起發病。
入秋以后腹瀉、胃腸炎等疾病也比較多發,要注意飲食清潔,忌油膩、生冷。如果已經發生了腹瀉,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及時就診,避免大量排便后發生暈厥、心律失常等問題。高血壓、冠心病、心梗、中風等心腦血管病復發的風險也增加,患者要按時服藥,注意監測血壓、心率指標,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藥物。
來源丨首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