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水利廳主辦了
“共繪長江綠色畫卷——
湖北三峽后續工作成效媒體行”活動
邀請中央和省市主流媒體記者組成采訪團
前往我省部分市縣進行集中采訪
在武穴
采訪團多角度、全方位深入采訪報道
見證了我市在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方面的顯著成效
↓↓↓
武穴,這座位于長江中游的美麗城市,在三峽后續工程的推動下,生態環境和水利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日,“共繪長江綠色畫卷——湖北三峽后續工作成效媒體行”的采訪團一行人抵達了湖北省武穴市。在這里,他們看到了當地在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生態的巨大變革。這些變化不僅是對三峽后續工作的有力證明,也為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走進武山湖濕地,仿佛打開了一幅和諧自然的生態畫卷。綠意盎然,蘆葦叢生,水鳥翩翩起舞,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湖水清澈見底,魚蝦成群,水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白鷺、蒼鷺等鳥類在湖邊悠閑覓食。
武山湖濕地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濕地之一,具有多種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長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武山湖濕地的生態系統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濕地面積萎縮,水質有所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一些珍稀物種的生存面臨挑戰。
武穴市武山湖濕地生態恢復與保護工程,是三峽后續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于2015年9月由原國務院三峽辦批復,下達三峽后續工作專項資金1435萬元,旨在恢復武山湖濕地的生態系統,改善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
項目通過植被恢復、水質改善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措施,固定湖岸土壤,減少水土流失。有效改善了武山湖濕地的生態環境。同時,項目還建設了環湖截污管網,將周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武山湖,顯著提升了水質。項目劃分了核心保護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保護珍稀物種棲息地,提高了生物多樣性。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監測濕地環境變化,項目還建立了完善的濕地生態監測體系,包括水質監測、生物多樣性監測、氣象監測等,實現了智能化監控。
在長江中游下段北岸,大別山南麓,一座現代化的水利工程——武穴市長江青林提水站巍然屹立在長江邊。泵船長約60米,船身由堅固的鋼結構構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泵船隨長江水位漲落而自動升降,猶如一條游動的巨鯨,將長江之水引入武山湖,為干旱的農田送去滋潤的甘霖。
武穴市長江青林提水站新建及骨干港渠改造工程,是湖北省三峽后續工作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21年10月開工以來,總投資1.13億元,2022年8月23日正式投入運行,是應對干旱災害的重要工程。
該工程采用浮船式提水泵站將長江水引入武山湖,滿足農田灌溉需求,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同時配套建設了出水管道、箱涵、輸電、配電工程等,實現了機電安裝、調試與土建施工的同步進行。
項目為武穴市及周邊地區的抗旱減災提供了有力保障,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2022年8月,武穴遭遇罕見旱情,青林提水站累計提水1744.2萬立方米,保障了18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有效緩解了當地農田灌溉壓力。灌溉水源的穩定供應,保障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促進了當地農業發展。同時向城區3條港道實施生態補水,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武穴市三峽后續工程取得的成效,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也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武穴市副市長李阜喬說,“三峽后續,潤澤武穴。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用好項目資金,加快項目建設,發揮項目效用,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未來,武穴市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隨著更多類似工程的建設和投入使用,長江流域的水資源管理和利用將更加高效、科學,為建設美麗武穴、幸福武穴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葉輝 通訊員 張詩康 郝麗 )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