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繼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后,時隔6年再次召開全國性的金融工作會議,也是今年成立中央金融委員會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以后,首次召開的金融工作會議。
本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提建設金融強國,圍繞這一目標,中央作出了哪些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兩次金融工作會議的工作部署有哪些不同?央視網《聯播+》與您一起學習。
在2017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形勢下金融工作,要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金融改革發展正確方向,確保國家金融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擴大金融開放。
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中國證監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多項涉及金融監管領域。一系列改革舉措,進一步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推動完善現代金融監管,促進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絕對不能有絲毫動搖。”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新征程上,本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加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提出明確要求: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在2017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曾一語道破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密切關系:“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
近年來,金融系統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我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已從2014年的81.43萬億元攀升至2023年9月的230多萬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
結構上,資金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今年前三季度為例,人民幣貸款新增19.75萬億元,同比多增1.58萬億元。金融機構持續增加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型企業等重點領域金融供給,著力增強新增長動能。其中,高技術制造業貸款同比增長22.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同比增長22.8%。
與此同時,小微企業貸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結構不斷優化,為小微企業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前三季度,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4.8萬億元,同比多增9754億元,前三季度的貸款增量已超過2022年全年增量。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8%,比2022年下降0.4個百分點。
金融工作成效顯著,但也要清醒看到,在經濟面臨調整壓力的情況下,一些領域暴露出風險隱患。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有的還很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本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金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作出進一步部署,并明確要求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近年來,監管部門統籌金融發展和安全,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金融業機構總資產449.21萬億元。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4.66%、1.62%,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88%,證券公司平均風險覆蓋率、平均資本杠桿率分別為255.38%、18.78%,信用風險處于可控水平。
我國非法集資新發案件數量、涉及金額和人數連續多年下降;深入推進P2P網貸專項整治工作,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止運營。從整治股東股權入手,加強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標本兼治,補齊監管短板,金融安全網不斷筑牢。
金融防風險,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金融風險誘因和形態更加復雜,必須時刻警惕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工作須臾不可放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如何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制度,正是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重要部署的舉措之一。會議提出,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具體部署如下:
“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是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重要原則之一。如何把握?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完善市場約束機制,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加強和改善政府宏觀調控,健全市場規則,強化紀律性。”“完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在錨定服務實體經濟、常抓不懈防風險的基礎上,金融業創新發展需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軌道上運行,更好服務經濟轉型升級。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恢復緊要關口,金融管理部門要用好市場的力量,在政策設計中既注重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也注重引入激勵相容的市場化制度安排,運用價格手段、科技手段和“放管服”改革辦法,充分調動金融機構自主性、積極性,提高政策傳導效果,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今年以來,針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的重大變化,金融管理部門連續出臺房地產金融調整優化政策,減輕居民利息負擔,改善消費者預期,增強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根據人民銀行數據,今年9月末,存量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29%,比上月末低42個基點,顯著下降。隨著“認房不認貸”、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等政策的落實,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
此外,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保持好自己的節奏。我國是超大型經濟體,要堅持穩字當頭,以穩應變,用宏觀政策的穩定性應對內外部的不確定性。對此,本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明確要求:
金融棋活,全盤皆活。在2017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擴大金融對外開放作出專項部署。總書記強調,要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要積極穩妥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合理安排開放順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有利于增強金融有序競爭、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的機制。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金融創新,搞好相關制度設計。
近年來,我國持續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雙向開放取得新進展。人民幣國際化穩中有進,呈現出一系列新進展、新變化。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39萬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第一大跨境收付幣種。今年9月份,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占比為5.8%,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國際清算銀行2022年調查顯示,近3年來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
在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方面,形成涵蓋股票、債券、衍生品及外匯市場的多渠道、多層次開放格局。滬深港通、基金互認、債券通、滬倫通等互聯互通渠道相繼開通并持續優化,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更加便利。
目前,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債券、保險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外匯儲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一系列不斷靠前的排名、持續開通的渠道,顯示出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穩步有序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金融業制度型開放水平,方能以高水平開放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本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次強調金融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性,并要求未來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