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汪彤
郡縣治,天下安;郡縣富,天下足。
我國自從秦朝設立郡縣以來,已經延續了2000多年。而今,我國進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攻堅期,縣城地處“城尾鄉頭”,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縣域成為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主陣地。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以強縣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
戰鼓擂,號角鳴。
打通堵點,補齊鄉村振興短板弱項,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產業融合,優化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的“錢袋子”更鼓;鄉村和美,共同締造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讓鄉村走上善治之路……荊楚大地,省市縣同向同力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強縣工程謀篇破局、強勢鋪開。
搭建“四梁八柱”,將美好藍圖轉變成發展實景
起筆布局,寫下的便是春秋。
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破解鄉村發展難題、彌補鄉村發展短板,縣城是重要的突破口。
省委省政府強縣工程的頂層設計里,重點是促進農民增收,核心是推動城鄉協調發展,關鍵是縮小城鄉差距。
時也,勢也。
“創造性地實施強縣工程戰略,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的具體行動,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2023年3月30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吹響“強縣工程”沖鋒號。
從上至下,馭勢前行。
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強縣工程實施方案、考核方案,省委農辦印發試點通知,搭建“四梁八柱”,明晰“1+3+1”實施路徑,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推進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體系,統籌縣城、鄉鎮、村莊三級的公共服務體系和政府、社會、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建設美好農村人居環境。密集制定穩產保供行動方案、“蝦十條”“鱔七條”“茶十條”“米九條”,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強重點農業產業鏈;實施人居環境提升工程等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關切事,納入政府十大實事。
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協調,各部門加強政策創設,強化資金支持,為強縣工程提供有力支撐。省財政印發支持強縣工程政策措施清單,細化28項財政支持政策措施,制定資金籌措方案;省發改委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引導企業、項目向園區集中;省教育廳出臺教聯體建設擴優提質指導意見,設立9110萬元專項獎補資金,推動建成教聯體1425個;省衛健委編制各縣建設三級醫院分步計劃,組建縣域醫共體128個;省民政廳安排1.2億元,完成100個街道(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和200個農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檔升級;省住建廳編制縣城綠色低碳建設標準體系;省生態環境廳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
市縣全面推進,13個市州和83個縣市區成立實施強縣工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武漢市出臺《強縣工程支持政策二十條》,投入各級財政資金110.2億元,推動資源要素向強縣工程聚集;襄陽市在全省率先編制《襄陽都市圈強縣工程規劃》,以“強縣”帶動“強圈”;十堰聚焦養老、托幼、衛生廁所改造、污水處理、垃圾分類、農村公路“六件事”,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樣板;48個縣市區緊鑼密鼓展開20項重點任務試點工作……
一馬當先,萬馬奔騰。湖北全面實施強縣工程,將美好藍圖轉變成發展實景,源自肌理的變化正悄然發生。
把縣城建強,跑好城鎮化“下半場”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上半場”,不少地方以大城市為主導的城鎮化遭遇難題;“下半場”,縣城如何從容接棒?
把縣城建強,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就地城鎮化,荊楚擊節而進。
以產業破局——
產業是城鎮化根基。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讓該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陽新縣以經濟開發區為重點,發展品牌鞋服產業;以沿江碼頭為依托,發展綠色建材產業;以總部經濟園為驅動,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以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為支撐,建設百里富河現代農業走廊。在陽新經濟開發區,4.3萬余名“陽新鞋匠”返鄉創業就業,聚集制鞋企業271家,帶動制鞋車間680多家,安置就業8萬多人,形成集研發設計、鞋材生產、成品加工、批發展銷于一體的產業體系。
以品質塑城——
好風景也是生產力。提升縣城建設品質,不貪大求洋,不千城一面,跟自然環境結合得再緊一點,跟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結合得再緊一點。
成群的麋鹿、“微笑”的江豚、綿延的綠色,這是石首的標簽。石首貫徹公園城市理念,將山水資源與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實施“引江濟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將山、水、園串點成線,讓城市“顯山露水”。建新城,改老城,石首先后改造183個老舊小區,打造完整居住社區生活圈。穿城而過,出門見景,市民幸福感拉滿。
以公共服務留人——
“縣”因人而興、“城”為人而建。新型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打通“民生剛需”命脈,構建高輻射的縣城新磁場。
黃梅著力提升以教育為核心的優質公共服務,在城南片區新增學位1.1萬個,取消入學限制因素,可導入人口2.5萬人。對教師、醫護、外來人口、返鄉人員、二孩三孩家庭等群體,出臺綜合性民生政策,對在縣城區新購住房給予補貼。人進城、工返鄉、產供崗、房去化、地出讓的良性循環加速實現。
統籌“人、產、城”融合,促進城市和產業“雙集中”,一座座縣城有機更新,縣域經濟爭先進位。8個縣進入全國百強,GDP過50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37個,規模過百億的縣域產業集群增至40個,高質量發展底板進一步抬升。
從縣域切入,下好城鄉發展“一盤棋”
城鄉關系,關乎現代化的成敗。縣域對上連接省市,對下溝通鎮村,是打破城鄉多重割裂、重塑城鄉關系的切入點。
圍繞推進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強縣工程把城鄉關系一體設計、一并推進,既得搭好從城到鄉的橋,還要鋪好從鄉進城的路。
——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體系,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
龍年春節,孝感米酒“點亮”紐約時代廣場。在萬余公里之遙的孝南,朱湖糯稻與孝感米酒相互成就,酒因稻香,稻憑酒貴,二者深度鏈接、融合發展,共同追逐百億糯稻產業夢。
農業要強,產業必須強。湖北持續建設重點農產品產業鏈,將品牌打造作為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集中力量打造京山橋米、赤壁青磚茶、潛江龍蝦、仙桃黃鱔等一批農產品品牌。新年伊始,湖北優質農產品展銷中心亮相武漢鬧市,精選350個品牌、4000余款優質農產品,秀出我省農業“最強陣容”。
農業農村工作,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我省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緊密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不斷復制、優化。在37個重點幫扶縣,累計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350家,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10.3萬個,帶動脫貧人口257.6萬人。
2023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93元,增長8.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11,比上年縮小0.05。
——構建統籌縣城、鄉鎮、村莊的三級公共服務體系,重點是縮小城鄉差距。
在距縣城100多公里、海拔1700米的建始縣官店鎮雷家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村民實現“快遞自由”。目前,我省建成20744個村級寄遞物流站點,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打通消費品進村和農產品進城的“首尾一公里”。
實施強縣工程以來,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提“顏值”、增“氣質”,城鄉基礎設施領域的“硬差距”逐漸拉近。2023年,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7.21萬公里,2萬余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寬帶”“村村通4G”,鄉鎮5G網絡全通達。
更為關鍵的是,城鄉公共服務領域的“軟差距”也加快縮小。
黃岡市10個縣市區整體推進組建167個融合型教聯體,實行編制統管、教師統配、教學統一,打通城鄉教育資源雙向流動壁壘。枝江市深化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推動人員下沉、設備下沉、平臺下沉,鎮內就能開展血液透析、急性心梗腦梗溶栓。英山縣建成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機構、居家、社會互補的養老服務大網絡,實現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線上點單”。
——構建政府、社會、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重點是提升治理效能。
老河口市夏詩荷雨村的幸福密碼,藏在白墻黛瓦中。該村邀請“農創客”返鄉投資,流轉村民閑置宅基地,建造鄉村民宿,把“村里事”變成“家家事”,全體村民享受收益分紅,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高漲。
去年以來,我省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創新鄉村治理路徑。線上,推廣“鄂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平臺,3500多個村莊入駐,39萬村民“云端說事”。線下,“圍爐夜話”“紅色屋場會”聚集民智,“一約四會”共奏鄉村治理交響曲。
春為歲首,標注著夢想的新起點。
剛剛公布的省委一號文件明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強縣工程為抓手,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
湖北,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