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楊理勝、黃敏、實習生楊子妮)3月25日,湖北省博物館發布云夢睡虎地M11最新研究成果,公布云夢睡虎地秦簡主人“喜”的3D復原像,及睡虎地出土人骨綜合研究成果。
身高161.5厘米 體重59.9公斤
2019年,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對云夢睡虎地M11墓主人“喜”的骨骼開展了“云夢睡虎地出土人骨的綜合研究”,課題目標之一便是復原“喜”的樣貌。團隊綜合運用同位素測定、古DNA檢測、3D打印等科技手段,進行全方位研究,于近期取得預期成果。
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王先福介紹,云夢睡虎地M11出土秦簡共計1155枚,竹簡中的《編年記》記述了自秦昭襄王元年至秦始皇三十年秦滅六國統一全國之大事以及墓主人“喜”的生平經歷。由于墓葬保存條件較好,M11不僅出土了震驚世界的睡虎地秦簡,墓主人“喜”各部分骨骼也保存較完好。
綜合對顱骨、下頜骨、骨盆等形態特征的觀察,證明該墓主為男性。根據股骨最大長推算,個體身高為161.5厘米。根據對個體左側股骨頭最大徑的測量,計算推測其體重為59.9公斤。從恥骨聯合面、臼齒磨耗度等方面綜合考量,推側個體的年齡應處于45-50歲。
根據對該個體不同部位骨骼鍶同位素的測定,推測個體童年生活地不在安陸(云夢),存在從他處遷徙至安陸的生活經歷,這和云夢鄭家湖墓地所見“多數墓主來自關中及其周鄰地區”相同。
基層秦吏長期伏案工作造成這些職業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綜觀骨骼各處的病理現象,椎骨、上肢骨的骨性關節炎以及下肢的“跪距面”,反映了該個體長期從事文史記載、伏案工作的行為習慣特征。
王先福介紹,據墓中出土《編年記》記載,“喜”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十二月甲午雞鳴時”。“喜”17歲入傅籍,19歲為“史”,20歲任安陸 史,22歲任安陸令史,23歲任鄢令史,28歲治獄于鄢。他三次從軍,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卒于安陸,享年46歲。“‘喜’的這些經歷以及造就的‘職業病’,和體質人類學的鑒定結果相符。這也與此前考古學家對‘喜’作為基層秦吏勤勉工作的認識是相吻合的。”
云夢睡虎地秦簡(湖北省博物館供圖)
“喜”的3D復原頭像有望亮相湖北通史展
王先福介紹云夢睡虎地M11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依據“喜”的頭骨,通過二維線性測量和三維全景照相技術采集到精確數據,利用重建后的高精度顱骨三維模型進行系統、精確地分析其顱面部特征;使用專業人像素材庫模擬面部肌肉模型、添加面部軟組織以及生成面部軟組織網格,并綜合運用虛擬素材比對技術、數字雕刻技術以及面部拓撲編輯技術生成面部白膜、添加五官、皮膚紋理和毛發,然后再結合該化石的生物人類學信息和考古學遺址的環境背景因素對其膚色、發色、瞳色等特征的復原,借助計算機輔助曼徹斯特復原法,最終還原了“喜”的頭像。
3月24日晚,央視大型文化創新節目《簡牘探中華》在央視一套播出,相關研究成果和“喜”的復原頭像在節目中予以呈現。
館方透露,作為課題的重要成果——“喜”的3D復原頭像,后期有望放置在將于今年年底開展的湖北通史展中,與觀眾見面。